三重视角审视“最有利于学前儿童”
中国教育报 | 2025-06-29 09:31:00

  上周到幼儿园探访,正赶上大班孩子练习歌曲,孩子们随意地坐着、站着,手里挥动着闪光的小星星,投入地唱着《蒲公英的约定》《小美满》,那场景惬意而美好。这是他们为毕业季夜宿幼儿园的那个夜晚,准备的活动之一。

  “六一”儿童节和毕业季,是幼儿园孩子童年生活中非常珍贵的时光。怎样让这段时光过得有意义,成为值得珍藏的财富,也有过不少讨论。其中,幼儿园该不该让孩子排练节目、表演什么样的节目、怎样准备节目等,就曾陷入成人视角还是儿童视角的争论,并由此引发了对“六一到底是谁的六一”等问题的反思。

  应当承认,反思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以什么视角来反思,得出的结论可能大不相同。正如学前教育法所规定的:“学前教育应当坚持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给予学前儿童特殊、优先保护。”无疑,幼儿园和家庭都赞同教育活动应以“最有利于学前儿童”为原则,但怎样才算做到了这一点呢?不妨用三重视角来审视。

  用成人视角做第一重审视。成人视角是指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问题、现象和事件的一种视角。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任务,有责任从人类积淀的优秀文化中,挑选出适合幼儿园孩子的那一部分,来形塑孩子的精神世界,让他们过有意义的生活。因此,幼儿园教育者要用成人视角,审视儿童节和毕业季活动的价值取向,看其是否符合办园方向和科学理念。

  用儿童视角做第二重审视。对儿童的发现,催生了儿童研究。成人总是努力试图去理解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于是“从儿童的角度看问题”,就产生了儿童研究中新的视角转向,即从成人视角转向儿童视角。用儿童视角审视儿童节和毕业季活动,就需要成人站在儿童的角度,尊重儿童内心的想法,尝试理解儿童的认知、经验和行为,换位思考、感同身受,把握好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用儿童的视角做第三重审视。瑞典儿童教育研究者索默尔认为,“儿童的视角”是儿童的日常生活经历以及儿童对日常生活世界的体验、看法与感受。它意味着儿童作为自己世界中的主体,能够构建其所在世界的意义,体现了对儿童作为权利主体的尊重。用儿童的视角审视儿童节和毕业季活动,提醒教育者要俯下身子,用心观察和倾听每一个具体的儿童,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儿童的独特性,从而找到更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

  从成人视角,到儿童视角,再到儿童的视角,儿童研究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批判和扬弃,追求“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真理性过程。在具体实践中,三种视角并非截然分开、非此即彼,而是经常交织在一起的,需要教育者灵活把握。

  就如《表象与本质:类比,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这本书中所说:“人类认知的灵活性,就取决于在抽象阶梯上上下移动的能力。因为,我们有时需要作出细微的区分,有时又需要忽略差异而把事物混在一起。”

责任编辑:李华锡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