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向西而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队攻克西藏油菜种植“寒旱”难题
中国青年网 | 2025-10-14 10:20: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黄镇教授团队历时十余年,成功破解了西藏油菜种植的“卡脖子”难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供图

  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代红玉 通讯员 杨远远)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油菜品种在西藏拉萨试种取得重大突破。9月份田间测产显示,西油11、陕油168、陕油975等8个品种亩产均超300公斤,显著高于当地品种,据西藏农牧科学院李思蒙老师介绍,这些品种具有高产、抗逆、适应性强的突出优点。

  在海拔3600多米的西藏拉萨,一场“油菜革命”正在悄然改变着当地的农业版图和民生图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黄镇教授团队历时十余年,成功破解了西藏油菜种植的“卡脖子”难题,选育出一批抗旱抗寒的优良品种,不仅让亩产显著提升更催生出“油菜花海”这样的新产业,为雪域高原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油菜产区,但长期以来,当地农业生产面临多重挑战。春播油菜常遭遇“卡脖子旱”,生长初期月降水量不足30毫米,严重影响出苗;而冬季土地闲置长达6个多月,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温光资源,还加剧了土壤风蚀和扬尘。更关键的是,西藏自产菜籽油远不能满足本地需求,食用油供给安全问题突出。

  “我们刚到西藏时,看到大片土地冬天光秃秃的,心里很不是滋味。”黄镇教授回忆道。如何让这片雪域高原的土地既能多产“油”,又能护好“生态”,成为团队攻关的核心目标。

  自2020年起,黄镇团队与西藏农牧科学院展开深度合作,每年在拉萨开展春播、冬播试验各30余个杂交组合,对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进行严苛筛选。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改良,团队终于育成了一批“高原定制款”油菜品种。

  其中,春播品种“西油11”在2024年8月的测产中表现惊艳,平均亩产达285.1公斤,较当地主栽品种“青杂7号”增产6.2%,为保障西藏食用油供给安全提供了关键支撑。而冬播品种如“陕油109”“陕油1513”“西油8号”“西农油519”等则能在冬季覆盖土地,既作为牛羊饲料,又能有效防治土壤风蚀,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2025年,团队的研究成果迎来了落地转化的“爆发期”。他们联合西藏农牧科学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在曲水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拉萨建立了3个油菜试验示范点,300余份种质资源、30个新品种(组合)在这里集中亮相。

  特别是曲水县俊巴渔村,300亩西农油菜品种示范田被打造成“油菜花海”旅游景区。“今年暑期,光游客就来了3万多人!”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索朗群宗介绍,以前鲜为人知的小村子,因为这片花海成了网红打卡地,村民们通过售卖特产、提供餐饮等,实实在在尝到了“油菜”的甜头。

  西藏农牧科学院李思蒙老师介绍,黄镇团队的油菜品种将会在西藏多个地区进行更大规模的示范与推广,其推广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同时,团队联合西藏农牧科学院等单位承担了3项西藏及拉萨市重大科技专项,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实验室里的育种攻关,到田埂上的丰产喜悦,再到景区里的欢声笑语,黄镇团队用一粒小小的油菜籽,不仅让西藏的“油瓶子”更稳,也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责任编辑:张亦弛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