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东北:做好中国高铁精品工程的主理人
中国青年报 | 2025-08-27 10:02:00

  2024年12月26日,由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沪苏湖高铁正式开通运营,直到那一刻,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沪苏湖铁路四电系统集成项目部项目经理罗东北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心中的担子卸下大半。

  沪苏湖高铁由上海虹桥站引出,途经江苏省苏州市,终至浙江省湖州市湖州站,正线全长163.359公里,其中涉及路基38段、桥梁38座、隧道1座、桥隧占比90.87%,途设上海虹桥、上海松江、苏州南、湖州南浔、湖州站等8座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

  清单化管理+技术迭代升级,双轮驱动沪苏湖高铁智能建造

  作为一条倾力打造的新时代长三角高铁精品示范线,沪苏湖高铁从立项伊始就备受关注,这也给建设各方带来不小压力。该项目四电工程自2021年4月开工建设后,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施工初期进度缓慢。

  2022年12月,罗东北临危受命,担任沪苏湖高铁四电项目负责人。就任伊始,如何破局,成为摆在罗东北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题。

  从地理上看,沪苏湖高铁横穿长三角核心区域,是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大项目,也是长三角高铁联网、补网、强链的重点项目。

  罗东北坦言,沪苏湖高铁项目特点主要体现在“三多、两高、一难”,即大跨度特殊结构桥梁多、高铁+融合点多、先行及同步实施接口多,营业线施工风险高、环水保要求高,上海市境内迁改难。

  面对工期紧张、现场施工等压力,罗东北首先创建清单化管理责任矩阵,在2023年、2024年年初,项目经理部分别印发《沪苏湖铁路四电系统集成项目2023年建设工作要点》1号文、《沪苏湖铁路四电系统集成项目2024年建设工作要点》1号文,将年内总体任务目标、施工计划安排、建设工作重点内容等分类细化到具体时间点和工期进度,其中涵盖房建专业、通信专业、信号专业、电力专业、变电专业、接触网专业等主要施工内容。

  罗东北说,从优化制度与管理体系建设着手,主要目的就是化繁为简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项目建设有效运转。

  不止于此,罗东北认为,项目运行关键是管理与技术双轮驱动,为此,在既有技术条件基础上,项目部开启了探索与创新。

  2023年,依托中铁电气化局《高速铁路四电智能建造2.0行动方案》,沪苏湖高铁项目智能建造中心建成。

  罗东北表示,智能建造中心应用了腕臂、吊弦、软硬母线等七大预配平台,主导打通“北斗测量-计算仿真-BIM验证-智能预配-现场安装-数据归集”全数据链,成功实现了数据在智能建造平台上的有序传递。

  更具突破性的是,在传统两条生产线的基础上,罗东北在公司扶持下,联合清华珠三角研究院、设备生产厂家自主研发了腕臂自动化生产线、吊弦预配自动化生产线、拉线自动化生产线等7条生产线贯通生产系统,实现了铁路四电全专业工厂化、自动化预配生产数据贯通互联,将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在施工现场,一台双臂恒张力放线车缓慢驶过,可以在铁轨上方同时架设6条接触网附加线,相较以往人工效率提升60%,施工质量也得到提高。

  这套首次实现6线同步架设的装备便是由罗东北主导研发,走在了国内行业前沿,使附加线架设效率大幅提升。

  “传统架设6根接触网附加线需要30人干3天,现在用我们的车组1天就能干完。”罗东北说。

  在罗东北办公室文件柜里,放着一本2021年获批的铁路工程建设部级工法《牵引变电所二次配线施工工法》,这项工法便是由其主笔。

  在苏州南牵引变电所施工中,项目部就将该项施工工法应用于现场实践。工人们将电缆分层布置,配线施工做到了无交叉,工艺整齐美观,接配线零误差。

  同样,在沪苏湖高铁项目中,应用于其中的装配式电缆爬架防护装置,替代传统砖砌方式,实现一次安装到位,做到防护装置预制化、轻型化、可拆装。

  在沪苏湖高铁项目中,类似智能建造方面的升级迭代还有很多,也将一些建造技术树立为之后仿效的标杆。

  罗东北坦言,很多创新并非一蹴而就,都是在公司之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而得。

  创建行业标准,一路成长打造中国高铁精品工程

  回首历史,拥有光荣历史的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伴随着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宝凤段的建设而诞生。67年来,作为中国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一路见证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也为一代代青年才俊打造了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

  2010年7月,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罗东北入职中铁电气化局。其时,中国高铁经过20年的技术探索和引进消化,正踏上自主创新、飞速发展的新阶段,一张全新的高铁蓝图,期待着早日成为奔腾的现实。罗东北和他的团队的小伙伴们,从职业生涯一开始,就面临着各种“前无古人”的挑战。

  第一项任务,罗东北就被派遣到京沪高铁四电系统集成项目中。在上海施工现场,他和工人们在烈日下一起挖电缆沟,汗水浸透衣服,手上满是水泡。晚上,大家一起住在没有门窗的简陋毛坯房中,闷热难耐。还有难以适应的饮食关,作为一个四川人,罗东北一度吃不惯作为主食的馒头。

  其间一次回家,站在面前的母亲一时没有认出又黑又瘦的罗东北。如今讲起这些,罗东北已是“风轻云淡”,当时吃过的苦都成为宝贵的人生历练。

  十几年来,罗东北参与过合福客专安徽段、南京东编组站、京沈客专、金台铁路、广湛铁路等多条国家铁路重点工程,在2011年第四届中国中铁青年技能大赛获得个人第七名、2015年集团公司百年技能大赛获得个人第一名的佳绩,2024年,罗东北获得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

  2016年9月,罗东北被调到京沈客专辽宁段四电系统集成项目部任工程部副部长,负责创建高速铁路“四电”精品工程,为之后高速铁路建设树立行业标准。

  没有经验可资参考,一开始,罗东北并不明白什么为“精品工程”。“既然是打造铁路建设标准,所有工艺、技术、数据、感官等都要科学、高效、可参考。”罗东北说。

  从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四电”工程,到路沟、房屋、标识等布局,每一项内容都需要摸索、落实。“仅仅一个电缆沟的合理布局,我们就会探讨不下十几次。”罗东北说。

  一年多时间里,罗东北与同事通过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一遍遍修改优化,围绕通信工程、信号工程、电力工程、电力牵引供电工程、客服工程等内容创建标准,终于为精品工程奠定雏形。

  2018年3月,由罗东北参与起草的《高速铁路通信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高速铁路信号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等5项建设标准白皮书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印发,书中以文图形式详细列举了各项工艺流程和标准,成为高铁建设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一路走来,罗东北和他的团队与中国高铁发展相伴成长,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高铁发展作出了沉甸甸的青春贡献。罗东北和小伙伴们没有止步。他说,高铁“四电”智能建造的最新发展方向是引入人工智能,拥抱AI,更大的挑战就在眼前,更新的舞台已经搭起,更大的梦想已经在脑中萦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川

责任编辑:白珂嘉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